燃文小说网 > 我的年号是景泰 > 第二章 王振来了

第二章 王振来了

作者:林远的老公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我的年号是景泰 !

    王子玉拿着邸报,仔细阅读上面的消息。

    虽然他已经穿越了许多次,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对于历史的了解还真不算多,仅限于当年上学时候学习过的那些,再就是自己因为兴趣了解的一些东西。

    对于正统这个年号,王子玉除了知道周星星九品芝麻官里给他妈宝剑的那个正统皇帝之外,只记得一个土木堡之变,也就是明英宗被蒙古人抓走的那次大败仗。

    那次败仗之后,明英宗的弟弟当了皇帝,叫什么名字忘记了,什么年号也不记得,只知道后来被英宗复辟,然后他弟弟就被弄死了。

    叫什么来着?王子玉仔细的想:名字里好像是有个玉字。

    真巧,我名字里也有个玉。

    正想着,门口走进来一个青衣青袍的下人,躬身对王子玉行礼道:“王爷,司礼监王公公前来拜见。”

    王子玉抬头望向门口,一眼便看见一个身着大红蟒袍,白面短须的英俊男子走了进来,看到王子玉在看他,便笑了笑说:“看来郕王爷身体回复了些,陛下和太后终于可以放心了。”

    “尊驾可是王公公?”王子玉问道。

    王公公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便斜眼看了一眼旁边的下人,下人赶紧回话:“王爷刚刚醒过来,估计还未醒酒,醒酒汤正在熬,一会就会端来。”

    王公公又问道:“御医怎么说?”

    下人回答:“刘御医看了,说是无甚大事,只需要将养一段时间就好。”

    王公公点点头,不再理会他,转眼对王子玉道:“郕王爷,皇上吩咐我来看看您,太后听说您饮酒醉了一天一夜,心中很是挂怀。”

    “郕王?”

    这是一字王啊。

    按照古代封爵的规矩来看,自己这个一字王绝对是血统最纯正的皇亲国戚,基本上就是皇帝的哥哥或者弟弟。

    因为古代王爵,只有最亲近的人才能封一字王。

    像什么表哥表弟的,统统都是郡王或者以下。

    至于外姓,从宋朝那会就有个规矩,活人不能封王。

    像明朝的徐达、常遇春,他们的王爵都是死后追封的。

    王子玉半天没敢说话,仔细捋顺了逻辑关系之后,才敢用一句套路的话来回答:“多谢皇上,让太后担心了,微臣知罪。”

    王公公听了一愣,微臣?一个王爷自称微臣?还有给自己降爵的?

    王子玉见他反应不对,赶忙往回圆话:“本王刚醒,脑子还不算清楚,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王公公见谅。”

    王公公这才点点头,原来是脑子不清楚啊,这才用错了词。

    看来喝酒果然误事。

    王公公从椅子上站起身,向着皇城方向拜了一下,然后正色说道:“传皇上口谕,皇弟身体欠安,一月之内就不要出门了,待身体好些了再入宫拜见太后。”

    这回轮到王子玉愣住了,这是做了什么错事,居然被禁足了,不对,是软禁啊。

    不就是喝点酒么?至于软禁么?

    王公公没搭理他,继续说:“传太后口谕,郕王朱祁钰贪杯过度,近期内禁止饮酒,着御医前来诊病,务必养好身子。”

    说完笑了笑,道:“郕王爷,皇上和太后对您真是恩宠有加啊,您千万别辜负了皇上和太后的一片心意。”

    王子玉反应过来,微微欠身道:“多谢太后挂念,多谢皇上挂怀,我真是心中有愧啊。”

    这是一个基本礼节,虽然他身为王爷,而且有恙在身,不过毕竟还不是最大的,该行的礼仪还得有。

    王公公见状,满意地笑了笑,转过话题道:“这次郕王殿下真是海量,您居然能和新宁伯世子拼酒,而且你们二人居然喝光了五坛醉仙酿,以前内臣真不知道王爷的酒量有这么大。”

    王子玉讪笑了一下,道:“让王公公见笑了,我这脑子真的不记得喝了多少,只知道喝了不少。”

    王公公大笑道:“王爷能记得就好了,那说明您的酒量更多。”

    王子玉笑道:“好吧,多谢王公公谬赞了。”

    王公公笑了一下,道:“不多说了,王爷好好休息,咱家先回宫复旨了,皇上那面还有些事情,咱家得去伺候着了。”

    王子玉一拱手,赶紧道:“王公公事情繁杂,本王就不多留你了。。”

    转头对立在旁边的下人道:“代本王去送送王公公。”

    想了想,又吩咐道:“去封一百两银子,一起交给王公公。”

    王公公笑着拒绝:“不必,咱家来这又不是一次两次了,王爷请在床榻上安歇,尽早养好身子,就不必送咱家了。”

    说完又行了一礼,转身离去了。

    过了一会,下人回来禀报,王公公已经离开,当然,银子也收下了。

    王子玉点点头,然后突然想起一件事,便问道:“这个王公公是谁啊?”

    下人吓了一跳,小心翼翼的回答:“是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王公公。”

    王子玉想了下,没啥印象,便随意挥了挥手,让下人下去了。

    不过这个名字很熟悉啊。

    “王振,在哪听过呢?”

    “算了,不想了,头疼。”

    王子玉摇摇头,继续看邸报。

    “等等?王振?”

    过了一会,王子玉突然想起来这个王振王公公是谁了。

    他不就是那个坑了明英宗朱祁镇,坑死了三十万明朝三大营,坑死了数十位文武官员的宦官王振么?

    这家伙原来是个秀才,科举失利,在私塾做了几年先生,后来自阉入宫,被英宗他爹送给太子,做了东宫局郎,贴身服侍太子朱祁镇。

    再然后,先皇薨毙,太子朱祁镇登基,王振自然而然的也跟着鸡犬升天,直接做到了司礼监掌印太监。

    前几年,随着明朝历史上著名的“三杨”逐渐老去,太皇太后张氏病死,王振便全面掌握了大明朝政。

    正统十四年,也就是明年,王振忽悠英宗皇帝亲征瓦剌,险些中了也先的埋伏,吓得他赶紧撤军。

    后来回京城的路上又想荣归故里,于是鼓吹皇帝去他老家蔚州转一圈。

    但是中途不知道谁提醒,小农思想又开始作祟,怕大军伤了老家田里的庄稼,所以又让皇帝绕道,从宣府回京。

    这一来二去,路绕了一大圈,时间就耽误了不少。

    结果在土木堡被蒙古人追上,蒙元太师也先趁着明军打水的时候,数万骑兵突袭明军主力,明朝三大营三十万大军一战而没,自己也被乱军干掉了。

    这家伙可是明朝历史上第一个掌权的大太监啊,刘瑾、魏忠贤之流都属于他的后辈,明史上有明确记载的。

    如果没有他,明英宗也不会被也先抓起来,明朝最强武力的三大营也不会被全歼,数百文武官员也不会死,明朝对蒙古的战略态势更不会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准确说,他是以一己之力,差点灭了明朝的著名大太监啊。

    要不是于谦力挽狂澜,立郕王为帝,组织残余明军和各地支援,打赢了北京保卫战,没准明朝就五代而亡了呢。

    想到这里,王子玉叹了口气,猪队友坑死人啊。

    等等,我好像忽略了什么东西。王子玉又回味了一遍刚才发生的事情,嘴里念叨着:“郕王,郕王朱什么来着?”

    然后突然惊叫道:“我是朱祁钰?”

    “我就是大明下一任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