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清明尘间录 > 第十一章 八大世家

第十一章 八大世家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清明尘间录 !

    官德钦此时正襟危坐,缓缓吐出一口气让自己放松下来,方才那书生逐句念下来,他也一同进入那千古世代,等回过神来,外面已是一片片拜了下去。

    他这人有个毛病,若是遇上心服的事物,便会不自觉得正坐摆出受教的姿态来。

    同席的陈云光也没忍住用复杂的目光看向齐修远。

    “表兄,四大家族覆灭,该如何看待如今世家与皇城?”

    另一头,一直未说话的四皇子哑着嗓子问道。

    众人又提起心来。

    问这话的是皇城之人,接这话的是世家之人,形势颇为诡异。

    “王,赵,温,史四家,建国时也都曾尽汗马功劳,然他们有一个共性,盘踞四方久矣,地方集权,人心不清,物欲迷人眼,权欲瘴人心,地方民不聊生,揭竿而起,与其说是朝堂出兵灭族,不如说,是子民亲自了断他们。”

    当年八大家族跟随郗帝在诸侯百国间杀出一片国土,定国之后,八大世家以八个方位定居,皇帝赋予他们的权利极大,堪称出了八位亲王,其中又以王赵温史四家联姻最频繁,关系最好。

    物极必反,族内子弟逐渐叫那繁花迷了眼,极尽奢靡,草菅人命,最后竟发展成想划地为王,征领地内劳役修筑四王城墙,要与皇族分庭抗礼。

    紧接着便是突发的涝灾,那城墙修筑将河流切断,连续下了半个月的暴雨排不出去,堤坝也因世家腐败,竟一丝一毫也承受不住,决堤后,涝灾复又引发了饥荒与疫病,真正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在世家和郗帝的平乱兵到达的时候,愤怒而绝望的民众自己打开了四王城墙,一个个不要命得冲向四大家族族地,可以说,平乱兵只是走进了领地,擒了那早已被民众的暴乱吓破胆的四大家族。

    王,赵,温,史从此泯灭在历史中。

    剩下的陈,齐,戚,施也遭受了历代帝王的猜忌,经历几朝削权削地下来,世家们如今依然与皇族保持着微妙的抗服之态。

    这也是戚家得了荣清二字,却也无甚实权的原因。

    与此同时,世家被削下来的资源与权利,被大希立国时皇帝亲设的国教迅速接手,国教势力急速膨胀,近20年间,竟是已有隐隐的控制国家的力量。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焉知那四王城,未必不会被何方势力再度修筑。四皇子,皇族身临这至高权欲之海,当明目,明心,明众。世家也好,皇城也罢,制衡之道永存,四方太平,才得千古安居。”

    说罢,齐修远望向了窗外那一眼就能看到的国都最高塔——天音楼。

    四皇子顺着目光看过去,明白了对方意有所指。

    天音楼近年来,行事委实越界。

    茶官的第一道茶端了上来,溢盏回凝,浮绿微黄,是君山银针。

    “咦?这不是明锦?”

    陈云光指着楼下的一辆华盖马车,一位容貌过于妍丽的俊美青年长腿一跨下了马车,那青年正是戚明锦,如今即将双十的年纪,眼角天生带着一股阴郁得艳丽感,瞟过来的时候,自有说不出的风流颜色。

    青年刚下车,便有一位侍女端了小杌子放在车箱下方,齐修远心中一跳,那侍女他认得。

    是他教了六个春秋的学生,戚清明的侍女司书。

    思绪被撩开车厢帘幕露出的清绝颜色打断,戚清明脚踩莺黄串珠绣鞋,提着一身杏色罗娟襦裙,外披蚕丝绣杏叶纹的娟纱,纤细的颈间戴了一串银铃锁,走动间发出轻微的叮铃之音。

    待她在司书搀扶下踩上杌子下了车,抬头间四周发出一阵抽气声。

    齐修远等人在楼上只能看到一个饱满的白皙额头和那只簪了两只银簪的云髻。

    接着就见戚明锦护着妹妹走进了人已散的差不多了的清平楼。

    “戚家小姐们每回上街都得轰动一回不成?”

    官德钦纸扇点了点窗台,抬头问与戚家来往最密切的陈云光。

    “你是没见过明容上街,都能堪称混乱了,上回都惊动了京兆尹。”

    陈云光好笑地抚了抚额头。

    “啧啧,这两位美人,也不知道会许给哪家。”

    “姑母确实愁坏了,姑父似乎极为反感他人说这事,你可别当着荣清伯的面谈小姐们的事儿。”

    陈云光认真得提醒道。

    想起那日姑母拿着都中雪花般的请帖找姑父商议,结果姑父当着众人的面摔了茶碗,直言谁也别想肖想自家闺女,把陈云光那点旖旎之心摔了个干净。为此夫妻两很是闹了一番。

    齐修远默不作声得起身走向茶座门口,众人明白他这是要去寻戚明锦,准备先品完这一盏再去瞧热闹。

    四皇子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眯了眯眼,放下茶盏也起身跟过去。

    戚清明跟随四哥走进清平楼,此地是她第一次来,细数来,她出门的次数也极少,大多是几个哥哥央求她去挑个珏佩之类的。

    这次是戚明礼要回来了,四哥拉着她来这清平楼接人。

    一路上的来人都被这清渺渺的美人儿吸引了目光,好些个年轻学子皆是脸涨的通红,转身朝同伴打听这是谁家小姐。

    待听见这位清冷美人的来历后,又如霜打的茄子般脸色发青。

    戚清明已见过好些这样的公子。

    两人行至堂内,一名很明显与戚明锦相熟的茶官走上前来,引两人往深处走去。

    上了楼,正面便悬挂着那篇策论,戚明锦没忍住上前细看,齐修远的策论选入儒阁之事他虽知晓,但也未曾这样细看,不消看了几句便失了神。

    戚清明便朝更里处走去,行了几步,便看到了湖泊长廊,这清平楼绕湖的几幢主楼均建了梯廊,相互连通,绕着梯廊走,便能绕湖一圈。到了夏日,华灯初上,店家会挂上防虫香炉,湖中荷叶连连,晚风吹来十分凉爽。

    从长廊里,能清晰得看到湖心小阁,那小阁如今有客,纱幔全部放了下来,瞧不清里面何人。

    戚清明正要回策论旁,却见那纱幔被人掀了起来。

    一股密密麻麻的凉意顺着脊背爬了上来。

    戚清明不认识这个男子,但那可媲美齐修远的鬼魅俊雅男子,正用一双若有所思的眼神看着自己。

    要逃!

    这个念头忽然升起,就好像水中月般,捞不起,消不掉。

    她觉得自己被施了什么定身术,浑身僵在原地,眼也无法错开,每个细胞都在传达对这男子的恐惧。

    为什么?自己明明不认识这人。

    那男子似乎察觉出了她的僵硬,戚清明见对方唇齿张合,吐出几个字型。

    “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