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小沙虫的池塘 > 第十四章 珍珠的好奇心 2、玉米地里的古怪事(二)

第十四章 珍珠的好奇心 2、玉米地里的古怪事(二)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io,最快更新小沙虫的池塘 !

    (二)不可貌相的“黑瘤子”

    这群人从刚才走到玉米地就一直还徘徊在边缘处并没有往里面深入。珍珠和黑子飞到距离他们挺近的地方这才看到那位被大家叫做万老师的男人手中拿着一根玉米“胳肢窝”里长出的那种“绿襁褓”,只不过这个“绿襁褓”和其它的很不一样,它顶上没有紫红色的须子,本该尖尖的顶端反而裂开一个大口子,那口子里挤出一堆看起来窝窝囊囊、大小不一、半透明的白色表皮下透着浓重墨色的“黑瘤子”。

    “咦——”黑子砸吧着嘴,“这是什么?可真恶心!”

    珍珠赶紧伸出前腿放在嘴边示意让黑子小声一点,毕竟它俩距离人群已经很近了!不过还好,茂盛的玉米给它们提供了很好地庇护,再加上风吹玉米叶子摩擦出整齐的“唰唰”声,看起来它们并没有因为黑子那一句大声的说话就暴露了行踪。

    “老师,这是什么?这玉米是感染了真菌还是霉菌啊?”小胖子皱着眉头,看样子也觉得这东西挺恶心。

    “小胖,你又说错了!”小瑞姑娘就站在小胖子身旁,她笑眯眯地纠正着小胖子,“你应该问‘这玉米是不是感染真菌了?’而不是问它是不是感染了真菌还是霉菌!”

    “嘿!这还奇怪了!怎么你就知道这和蘑菇一样一定是真菌?我可知道这些粮食作物可是很容易感染很多种霉菌呢!”

    “小胖!小瑞说的可没错!这回可又是你不学无术了!”站在他俩对面的英哥数落起了小胖子,“咱们可是早就学过,从分类学的角度来讲,霉菌、酵母和蕈菌都属于真菌啊!所以小瑞才说你不能那样问!”

    小胖子一下被两个同学抢白,顿时觉得很没面子。尤其是在小瑞面前怎么能这么丢脸?于是他强词夺理地又说道:“不对!英哥你说的也不对!这真菌一定还包括一种东西你可没有说到!”

    他这么一说,就连万老师在内的所有人都挺吃惊地看着他,简直不知道他会说出什么来。

    “黏菌!咱们在山里就看到过那种烂木头上黏糊糊一片的黏菌!嘿嘿!你们都忘了它们吧!”

    小胖子见果然除了自己其他人都没想到黏菌,他得意地双臂抱胸,微微仰头一脸含笑。

    “噗嗤……”小瑞没憋住一下子笑出了声,这下可好,大家全笑了,而且是大笑特笑!

    “我说胖子!”小瑞边笑边拍着小胖子的肩膀,“说你不学无术你又还真知道一点,但是你这样张冠李戴,我看还不如什么都不知道的好!”

    “怎么?你难道又要说黏菌就是霉菌,就是蘑菇?”小胖子被大家笑得涨红了脸,又有点生气了。

    “你至少不会忘了生物分类学的等级划分吧?”小瑞还在哈哈笑着。

    “那是当然,不就是门纲目科属种嘛!比如我们人类不就属于脊索动物门、哺乳动物纲、灵长动物目、人科、人属、人种!”

    “嗯!小胖这一点描述的很清楚!”

    也许是怕小胖子太难堪,万老师这时候专门对他的回答做了肯定!

    “对咯!”小瑞接着说道,“我们说的真菌按照分类学就属于真菌门,但是你说的黏菌却也属于自己独有的黏菌门呢!”

    “啊?就那小小的黏糊糊的黏菌竟然还自立门派?”

    小胖子的意料之外却是大伙儿的意料之内,他这惊讶的反应可把大伙儿又逗笑了。

    “小胖啊!”万老师走到他身边,“你忘了我有一次讲课还专门说到黏菌门生物它是一种介于真菌和动物之间的神奇存在吗?所有黏菌在它们的生长期和营养期都是一滩浸泡着好多细胞核但是却没有细胞壁的原生质团儿,正因为这样,它们就像具有流动性一样可以到处蔓延,还可以做各种各样变形运动从一个地方把自己挪到另一个地方。”

    万老师这么一说,小胖子恍恍惚惚还真觉得自己好像听过这么一课。他自知理亏,垂头丧气地不再说话了。

    这时候万老师稍微举高了一点手中那个长满黑瘤子的“绿襁褓”。

    “不过刚才小胖至少看出了这是一种真菌!这一点还是挺了不起的!大家看,这是玉米一种常见的疾病叫做‘玉米瘤黑粉病’,感染了玉米黑粉菌的玉米,它幼嫩的部位最后就会长出这样的真菌子实体。”

    “这些是玉米黑霉菌的子实体?那不是就像昨天几个女生采的蘑菇一样,它们不也是菌丝上发出地面的子实体?”小胖子终于说了一句完全正确的话,小瑞姑娘都忍不住为他鼓掌了。

    “说得对!从原理上讲,它们都是真菌最后用来传播孢子的工具而已。”万老师说着,就把手里这根“绿襁褓”传给同学们看。

    传到大方手里的时候,他恶心地赶紧递给了旁边的小川。只不过过了一下手,他就两只手狠命地拍着搓着,好像生怕那黑霉菌沾到自己手上一点似的。

    “万老师,这东西长得这么丑!我看肯定毒性挺大吧!我记得粮食发霉染上的黄曲霉可是剧毒无比啊!”大方这时候甚至从地上扯下几片车前草开始搓起手来,就好像害怕手上已经沾染了什么毒素。

    “嗨,大方你见到不认识的东西保持谨慎还是值得表扬的!但是这也没那么夸张吧!就算是你说的那种黄曲霉,其实它本身也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可怕!”

    “老师您为什么这么说呢?”小川在科学面前可是一点也不含糊,“黄曲霉感染的植物可以产生四种黄曲霉毒素,任何一种都会导致对肝脏、肾脏严重的损伤,甚至会诱发癌症。而且其中两种一旦被人类误食,还会在人体中经过代谢再生成两种新型的黄曲霉毒素。据说至今为止对于黄曲霉毒素的中毒者也没有有效的解毒剂呢!”

    “对!小川你说的都对!所以对于容易感染黄曲霉的粮食类、坚果类、玉米类的食物,切记切记一定不能食用发生了霉变的!就连部分霉变的,也尽量全部处理不要再食用。”

    “那您为什么还说黄曲霉也没那么可怕呢?”大方听老师一会儿这么说,一会儿又那么说,他很费解。

    “你们没有注意到我说的是‘黄曲霉’并没有那么可怕,而不是‘黄曲霉毒素’没那么可怕吧?”

    “这倒是。”小瑞思索着,“不过这黄曲霉毒素不就是黄曲霉产生的毒素吗?那老师您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研究科学的人有四个字一定不能忘,那就是‘严谨’和‘务实’!”万老师接着说,“我之所以说黄曲霉没那么可怕,那是基于两个原因:

    第一所有生物不管等级高低,都需要适宜的生存条件。这黄曲霉最适宜的生存条件就是高温、潮湿、营养丰富。所以通常能够保证干燥储存的粮食基本不会感染黄曲霉。

    第二嘛,这个黄曲霉和黄曲霉还有一些差别。能不能产生黄曲霉毒素还要看它本身有没有产毒基因。对于没有产毒基因的黄曲霉,它是不会产生毒素的。就算那种有产毒基因的黄曲霉,它们也只能在二十八度到三十二度这个温度之间,而且要在高湿度的情况下才能产出黄曲霉毒素。

    所以,大家看,从源头来讲,如果可以严格做到储存环境低温干燥就基本可以断绝感染黄曲霉的可能性。不过,一旦发现这些食物有霉变那就一定不能再吃了!”

    ——本节未完,待续——